邁阿密網球公開賽全記錄!從預選到決賽的每一刻!
邁阿密網球公開賽是每年都會吸引眾多網球愛好者和全球頂級選手的大型網球賽事。舉行在美麗的邁阿密,這個賽事不僅僅是一場運動比賽,它更是一場文化和運動的盛宴,深受球迷和選手們的喜愛。
WTA 邁阿密精彩歷史回顧!
邁阿密大師賽的前身是由網球運動員布奇·布克霍爾斯創辦的一項賽事,他當時是職業網球協會(ATP)的執行董事。當初他的目標是將這項比賽打造成年度第一項大滿貫比賽(那時候的澳網是在每年的12月舉辦),並給它取了個「冬季溫布頓」的外號。布奇·布克霍爾斯前後跟ATP與WTA接洽過,並且開出一系列條件,即提供比賽的獎金,開售比賽門票,並向他們提供一定比例的門票銷售和全球電視轉播權,以換取15年的賽事舉辦權。最終兩個賽事委員會都答應了他的請求。
邁阿密公開賽所在的老舊的克蘭頓公園網球中心被批評為巡迴賽中最不符合期望的硬地,讓球員們在極端炎熱和潮濕的環境中備受煎熬。這項賽事在歷史上有過多次冠名贊助。在1985年的首屆比賽中,這項賽事被稱為「立頓國際球員錦標賽」,是大獎賽網球巡迴賽的首要賽事。2000年,該賽事更名為易利信公開賽,2002年,該賽事被稱為納斯達克100公開賽。2007年,該賽事更名為新力易利信公開賽。2015年以後由巴西伊塔烏聯合銀行贊助。然而2020年邁阿密公開賽因為2019年爆發的新冠疫情而取消。
邁阿密網球公開賽賽事特點
邁阿密大師賽是除了四大滿貫之外,在單打比賽的主籤表中超過64名球員的比賽之一(另一站比賽為印地安泉大師賽),單打會內賽的籤表為96籤,前32的種子享受首輪輪空的待遇,而雙打比賽則為32籤,主籤表在會內賽開打的前幾天公佈,加上資格賽的賽程,整站比賽用12天的時間舉行。從1985年到1990年,再到1997年到2007年,男子網球決賽採用五盤三勝制,類似於大滿貫賽事。但五盤三勝制的比賽時間拖延過長讓球員怨聲載道,最終在2007年取消。2007年,喬科維奇贏得了最後一場五局三勝的決賽。
↓↓↓繼續閱讀↓↓↓
.jpg)
.jpg) 
.jpg) 
.jpg) 
留言
張貼留言